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人文社区 - 蓝色枫叶文学原创中文网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查看: 2128|回复: 0

[2019] 随思辑:沉默不需要勇气

[复制链接]
子曰 发表于 2019-11-30 16: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愚昧不等于淳朴,懦弱不等于善良,美丽不等于低智,貌偏不等于本分,强悍不等于勇气,学历不等于见识,宽容不等于迁就,体谅不等于赞同,贫穷不等于羸弱,富足不等于文明,严谨不等于规范,秩序不等于整齐,改变不等于创新,吝啬不等于节俭,施舍不等于良行,管理不等于制约,法律不等于正义,历史不等于事实,科学不等于真理,死亡不等于灭失,时光不等于昼夜,距离不等于空间,光荣不等于喜悦,存在不等于拥有,思念不等于方向,爱情不等于真情,人生不等于人间,年轮不等于岁月,未来不等于明天……凡事换个视角、换个角度、换个立场、换个思路、换个层级、换个处境、换个年代、换个姿势,就会得出不同的辨识和决断。人言如潮水,退涨难料、涟漪交叠,姑且言之,姑且听之。说给你的,未必信了自己。

  清除雾霾,还世间一个朗朗晴空,依然还要靠风。风从哪里来,是否干净清爽,是视线无法触及的来处。

  爱没有逻辑——不爱他(她),可还是爱他(她)的孩子。恨也没有逻辑,不恨他(她),听到他(她)不顺意的消息,内心深处却有淡淡的欣慰。

  山有山的冲动,水有水的鲁莽,不是不思量,而是无主张。天地人,不只自然,还有而然,从前和明天不是接续,而是螺旋攀援。众生活在“自以为”,所以看不懂镜子里的世界——自感应灭失的日子成为新的历史,芸芸众生即是剪断了脐带的孩子。

  真理往往在人不理解的时候出现,而众所周知的只是常识。当少数人的真知灼见被大多数人知识以后,创造历史的就成了多数人。

  当大多数人对你敬而远之、避而远之的时候,你如果还有人品的话,就该反思自己的人品。耳朵与嘴巴的功能就是现实版的微信圈,你别以为它们的传输速率比网络慢,你忽视了口耳相传的两大功能:改编和渲染。人生处世有个度,那个度不是自己给出。

  猫对鸟的觊觎是天性,就像狗拿耗子的好奇心自古有之。别小看了平凡者不屈的精神,历史的拐点往往是由那个不起眼的角色扳动的,而磕疼脚趾的也每每是一个并不凸出的小石头。

  假如有一天,或慢慢的,基因技术从人开始悄然改写,有钱任性者遥遥领先了,平常和普通人家又奈几何?都盼着盼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越快越好,却极少人会预想到,科技手段也可能肇始新的前所未有的人伦关系,而普通人的命运,更加不容分说。

  历史被以讹传讹的结果,就是传说成了传说、巧合成了巧妙,演化进程中,慢慢将村长设计成了首领、将天灾转化成了人祸、将自然赋予了人格、将希望寄予了远方。真相之外还有真相,迷茫之外还有迷茫,一个个生命短暂的人的智力和记忆组成的一代代人传继的智力和记忆,终于把线索变成了模糊、把逻辑变成了文学、把事实埋进了淹没于逝去的时间里的“历史”,既不能言之凿凿,又不能去伪存真,还不能轻易忽略。人类之尴尬本质上是基于历史的尴尬,本质上是哲学无解的痛苦,而不是现实生活的困惑——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也是历史、也是过往、也是既不能言之凿凿、又不能去伪存真、还不能轻易忽略的时空组合的一个个环节。红尘万年,尘俗万念,总是寂寞,总是斑斓,跟着昼夜,跟着心愿,没完没了,又各自成篇。

  人生的每一段日子总要亲历,际遇的每一次选择都难清晰。所以智者乐水,所以仁者乐山,所以活一天就要感验一天、安然一天、记忆一天。直到如期如愿。

  生命只有起点而没有原点,灵魂只有原点而没有起点。所以生命开始以后,灵魂就只能随之迁徙。于是梦见是灵魂的出离,只是为了标识旧址。

  明知是人性的堕落,却以利益的原点找补对称,是社会之恶。规则如果是基于切割的目的,那么它再完善也是为了满足欲望,而不是支撑崇高。

  今天只是今天,是个唯一的数序。而昨天和明天则有无数个涵念,在唯一的今天为起点的张望中,时间像一个打卡机,以累计和换算,积攒或削减。人生无法超越物的阻拦,肉身、空气和水,都是生命的羁绊。科学的期待是无垠的,技术的延展是无极的,不是为了个体的欲望,而是类群的超脱——如果梦想成真,那么组成“神仙”阵容的那些摆脱了物限的“人”,也许真就成为当下一般人无法理解的“黑客帝国”中描述的样态。只要这个世界能和平繁衍到科技无碍的地步,随心所欲的“超级人类”将以肆无忌惮而陷入新的“困惑”。那时他们会问:存在和虚无究竟有何区别?情感上的欢喜与忧愁是不是人间曾经的最终极的意义?

  墨菲定律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有可能发生的,一定会发生。套用它的逻辑,人们可以这样思忖:看上去很严重的,一定会更严重;觉得很麻烦的,一定会更麻烦;感觉要出事的,一定会出事。那么,在那些不以某个人、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轰然到来之前,个体的普通人或应对跌宕能力极弱的人怎么办?可能只有尽力而为这一条道——备下过冬粮,春天无饥荒。关键是如何备,备在哪里,备下什么,备下多久的。大自然有周期律,人世间有大轮回,谁不服谁就将为此付出代价,巨大到不敢想象的代价。当人们心里都觉得不踏实的时候,那一定是有不踏实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萦绕在周遭,只是人们心存侥幸,以为还有平滑转圜的机会。不见棺材不落泪就是世俗众生内在的一种心理顽疾,直至到了黄河才死心。大浪淘沙芸芸不免,波谲云诡的日子,那些平凡人生,倘若在潮水退却后还能留存于岸滩成为一粒沙子,已是幸甚矣。

  猪年岁末,无比寒冷的冬季不期而来。自然的寒意荏苒入心。冷冽的不止是温度,还有渐渐被僵硬的期盼。每逢不如意,人们总是习惯环视周边、眺望远处,而很少自逼内魂,问一问良知,谁是始作俑者、谁是最无辜?这世界,大家都想要的,是不是就是最没用的呢?寒意尽头是春天,可谁是理所当然弹冠相庆者?是劫后余生的兔子,还是袅袅散去的灵魂?

  睁着眼说瞎话容易,饿着肚子说瞎话就没那么轻松了。剃剃头刮刮胡子容易,割腕断脚就没那么简单了。人世间总有无计可施的情节,那狰狞那残忍,只允许看最后一眼。

  岁月之末,谁还会唱起那首歌。哪怕身边已无倾听,风也停了。从前走过,前方只有漫漫长夜,星空下,冰不冷,火不热,灵魂摆渡的船已起漂泊。捏捏耳朵,自己是自己的传说……却原来,只是逃出了一个壳。

  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人间才是人间的风景,且是唯一的生动的风景。有位老友曾喜欢攒房子,鼎盛时期手里攥着七八套房产,当然也有七八张透支卡互相还贷。我笑他看不穿财富的意义,他就那么多时间、精力和体能,却被漫长的预期拖累着,拮据着“现在”、疲惫着“当下”、忐忑着“日子”,为透支还贷频繁地来去、吝啬地生存、渺杳地等待,忽略了春花秋月夏蝉冬雪,漠视了朋友和田野,懈怠了父母和兴趣,而未来所谓“暴富“的他已不再“年轻“。他不贪财,只是为了宽裕,但他对宽裕的定义却模糊不清——他也明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可他不确定上比谁下比谁。我告诉他,他眼下已比很多人更“阔绰“,没必要把以纸币多寡为参照系的盘算当成人生,生活不是攒着愿望抵达美好,而是每天都是全部。他虽不情愿理解我的意见,却还是把一套自己居住、一套备用孩子结婚、一套赚租金的沿街房的以外房产以“自以为“不低的价格卖掉了。他除了已有的必须房产,还攥着一把盈利。而从此他不再惦记倒腾房产了,他说那是一种很牵扯心神的事。经年过去,他已开心地当了爷爷,再也无暇顾及众生皆为此苦恼的房子,生活对他而言,是实实在在的昼夜,其中有天伦之乐、有朋友来往、有四季景色。那天我们聚了一壶红茶,他说采纳我的建议没毛病,平安健康怡然地活着,没多没少,生计无忧之上,才是生活的味道,需要从容地品。人间就是风景,聪明的人都是看景的人,而不该是被看的景。

  宇宙没有唯一的起点,云朵没有唯一的归宿,芽尖没有唯一的去向。如果出现了唯一,那么那唯一一定是遮蔽了事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蓝色枫叶文学原创中文网 ( 鲁ICP备11027416号 ) |

GMT+8, 2023-3-25 21:26 , Processed in 0.0479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